核心词:
宁波驾校 学车散记 目录:
1、生活中的每一个人2、既有国家干部3、每一次出格的车祸4、如何会车怎么让车5、对每个人都是挑战 车子虽说只是交通工具,但是从它一诞生,就伴随了统治阶级的特权色彩。

十七世纪工业革命之后,蒸汽动力广泛运用于钢铁、开采、冶金和纺织业,而亨利·福特却在石油业迅猛发展的同时,开创了汽车生产装配线。

尽管如此,一开始,轿车还是达官显贵们财富和权势的象征,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与出行没有任何关系。

但是,历史的车轮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转动。

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
到了二十一世纪,买轿车,考驾照,不仅成了一种潮流,一种时尚,甚至形成了一股狂潮。

原来说不懂电脑,不会驾车,就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文盲。

现在看来,驾车正在成为人们的一项基本技能!当然,这并不是说轿车就此失去了身份。失去了财富的象征意义,而是相反。
生活中的每一个人
生活中的每一个人,都不会轻易地放弃对成功人生的追求。位子、房子、车子、票子、女子,一个男人在俗世中所追求的"五子登科"式的成功条件中,车子占据一席。最起码,有没有车子,也关乎到了普通人的一张脸面。我虽为女子,并没有那样强烈的"五子登科"意识,但是以自己的经济条件和时代潮流的影响,拥有一辆漂亮时尚的轿车,并驾驭着它在车水马龙的都市街头穿梭,想来都是一件惬意的事情,所以,顺理成章,我也就成了驾校的一员。人员构成五花八门。
既有国家干部
既有国家干部,也有工人、农民、生意人,甚至还有临毕业的大学生。这一方面表明考驾照确实已成风尚,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存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。理论的学习是枯燥的,无趣的,甚至是乏味的。幸好理论的教员似乎懂得一些心理学的知识,尽最大努力把死板的理论讲解得饶有趣味,使人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得以理解和掌握。理论的考试被称为科目一,它的考试成绩是以九十分论及格的,当时流行这么几句话"九十分万岁,九十一分浪费,八十九分气醉"理论是实践的先导,所以我学得很认真,以满分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科目一的考试。之后,就开始分车练习。说实话,很多人刚上车时都不知道刹车,油门,离合器在哪,更别说是打转向,鸣喇叭,松手刹了!有这样几句顺口溜,总结了开车的起步与停车的关键:起步先打转向鸣喇叭,加油抬离合松手刹,停车时,踩刹车离合拉手刹。车祸猛于虎。这些年,有关无证驾驶,醉酒驾车,特权驾车,财富驾车的事情层出不群。
每一次出格的车祸
每一次出格的车祸,除导致生命的瞬间消亡外,出事的前因和事后的处理结果,都会引发激烈的讨论,甚至影响到交通法规的变更。正因为驾车不但关乎自己的生命,而且最大的危险是潜在地危及他人。所以师傅手把手地从起步教起,怎么踩离合器挂一档,加二档,宁波驾校直到五档。如何控制油门和踩刹车的轻重。
如何会车怎么让车
如何会车怎么让车,甚至教我们手握方向盘的位置,让我们明白每个细节。对于初学者来说,最难于掌握的并非这些基本动作和操作程序,而是倒桩!这是科目二的必考项目。先把车从直角处倒进乙库,再二进二退移至甲库,又从乙库门开出去,途径乙库再倒进甲库,最后从甲库开回原地。别说实际操作,就是这样叙述过程,人都会发懵!但是在具有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师傅指导下,包括什么样的坐姿,在什么位置看哪个点,什么时候往哪边打方向等等慢慢地熟悉起来,再加之反复不断地练习,不久后大家都能标准地倒进去了!目二的必考项目还有侧方停车,坡道起步,还有一项是随微机不定抽取的,比如上单边桥,起伏路,障碍路,s路,百米加减档,定点停车,直角转弯等。将近两个月的练车,其实就是一场人生的考验。
对每个人都是挑战
时间、精力、智力、耐心、毅力,对每个人都是挑战。起早贪黑、风吹日晒都不是问题,而能不能真正掌握和熟练应用这些技能,才是每个人心中最大的问题。有些学员甚至在梦中,两只脚都是一上一下的,那是在下意识地进行练习。但是也有一些可鄙者,认为通过某个人,某种关系,或者通过金钱就会解决问题。他们根本就没有搞清楚,驾照的确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的,而这样取得的驾照,以及用这种驾照来驾车的人,往往就是那些以为出了事情也可以用权势、用关系、用金钱可以摆平的人。而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,完全地置之不顾。师傅带着我们去认路,在哪段路该做什么动作,师傅都一一做了交代。但是我知道,学车散记这种安顿只能给我们一种心理上的安慰。为期一百天的考驾照,总算是结束了。可漫漫开车之路才刚刚开始!就像俗语所说"师傅领进门,修行靠个人"也许所有考过驾照的人,或多或少都有与我相似的经历与感慨!但愿所有的驾驶员,都是合格的。